查看原文
其他

香港特色崩盘:跌了 70%,还能涨到 150%︱建筑诗13

2017-10-30 2话不说 德科地产频道


2话不说先生,也是个神人,

他一不小心就可以从宇宙的某个角落,

打捞出几个关于房子的故事。


文|2话不说


去香港玩时,专门去了鰂魚涌的“巨厦”,这是由 5 座大楼相连组成的楼群,兴建于上世纪 60 年代,最大的特色就是人口极度密集,五厦共有 2243 个单位,可住逾万人。站在院子里仰望,人类犹如井底之蛙,天空只剩下一小块,蔚为壮观。这里也是《变形金刚4》的取景地。


比起景点,我更喜欢市井,短短几天,一路吃喝闲逛中,我还发现很多奇怪的大楼,比如细长的大楼,桶状的大楼,基座连成一片的大楼,高密度反映的是高地价,而查阅资料中,又发现而这要归功于香港独特的土地制度。因为政府的调控过猛,香港还引发过一次楼市崩盘,然后又调控回来,涨到更多,我认为,这些是理解香港面貌的一个重要事件。


图为巨厦



千呎豪宅


香港有一个词,叫「千呎豪宅」,即建筑面积大于 1000 平方英尺的住宅即被民众列入豪宅范围,1 平方米约等于 10.8 平方英尺,换算一下,约91平方米左右,接近内地大多数刚需住宅楼面积。印象中,TVB 里大家都住大房子呀?假的。


香港是一个神奇的城市,领土 1107 平方公里,世界排名第 182 位;人口 739 万,世界排名第 102 位。但论 GDP,排名却可达到 33 名,略高于以色列,再论人均 GDP,排名又上升至 15 名(人均 43528 美元),高于英法德日。


香港人有钱,出境旅游人均消费3280美元,位居世界第一。同时,香港连续 23 年被评为世界最自由经济体,已连续两年位居最具竞争力经济体,连续两年成为全球集资中心之首。2016 年,香港吸纳的直接外来投资为 1080 亿美元,中国内地全部不过 1340 亿美元。


资本主义的典范,也并非全是荣光,房价是香港最大的痛点。英国咨询机构牛津经济研究院(Oxford Economics)2017 年初发布报告称,香港是全球房价「相对最贵」的城市,孟买、北京和上海紧随其后(我们之前提及过孟买)。生活在这些城市,家庭年收入为中等水平的购房者需要储蓄 30 年以上才能买得起一套约 90 平的公寓。


所以大家只买得起小户型,全港 60 平米以下的房子占到整个房地产市场的 72% 以上,只有 10% 的房子大于 100 平米。在香港,三四口之家住 40-50 平方米十分常见,香港的人均居住面积只有 15 平米,全世界最小。


即使这样,在全球最宜居城市的排名中,香港一般排在亚洲前三,这里考量的是医疗、卫生、文化、环境,教育和基础设施,以及社会稳定性等,本文先不探讨。


p.s. 

香港的人口密度也位居世界前列,九龙达到每平方公里 4 万人。我想到北京,政府把城市脏乱堵的罪魁祸首归结于人多,一如当年创造 GDP 般开始大力疏散人口,而朝阳区不过每平方公里 2 万人。换句话说,我们的政府习惯于粗暴地降低问题的难度,而不是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。



香港75%都是郊野


一个普遍误解是,香港人多地少。


事实并非如此,香港并非土地太少,而是它用地极「省」。香港已开发的土地只占香港面积的 23.7%,大约 263 平方公里,其中四分之一还是填海得来,赤鱲角机场,迪士尼乐园,国际金融中心等地标都在填海土地上建成。


余下的7成土地属于未开发田野,约 845 平方公里。其中有 508 平方公里是受法定管制的郊野公园和一些特殊地区(特殊地区指有特殊生态价值的地方,被划作为保育用途,与郊野公园差不多)。余下 300 多平方公里就是农业土地和一些难以开发的土地了,比如湿地、集水区、山地、斜坡、林地等。


香港有24个郊野公园


既然这么挤,能不能拿出小部分郊野公园给居民做住宅?免谈,甚至这一话题都是禁忌。


首先大部分市民不同意,80% 的香港居民在家三公里左右的范围内就有郊野公园,他们对郊野公园有很深的情感,这里生态盎然,有各类动植物,雀鸟,昆虫,蝴蝶等,香港人流行的一项运动便是行山。


其次,禁止开发郊野公园,大大限制了可开发土地的数量,成为保障既得利益集团财富的一条安全线。既得利益者是谁:拥有土地的政府,大财团和地产商、拥有住房的中产阶层,免费获得土地的新界原住民。这背后,我要先说说香港的「土地批租」制度。



挤牙膏卖地


香港的土地制度是英国殖民时期的遗物。当时,根据《英皇制诰》,香港所有土地都属于英国王室,称为官地。


香港作为殖民地,不可能享受到英国皇室的转移支付(富裕地区补贴贫困地区),于是,港英政府开始搞土地财政,其创造性的发明了租地模式,只对外批售土地使用权,而不赋予长期或永久产权。


因为历史原因,香港形成了一系列批租年限不同的土地:年期大多为 75 年或 99 年,但亦有少数土地契约年期长达 999 年。位于中区的圣约翰座堂的一小幅土地是唯一的无限期土地,但只能作为教堂用途。


在「资本主义」经济体中,土地基本是私产。香港的特别之处就在于官地的规模太大了,除了新界部分农村用地为村民所有,其他港地一律为官地。(注意,这点很像内地,城市土地为国家所有,农村土地为农民集体所有。)



政府为了获得更多的财政收入,自然要控制土地的供应数量,旨在「少批多得」。香港政府常常「规划」出一块土地,因为市场竞价“不理想”而收回,待来日再批。当然,政府也会考虑市场需求,但总是控制在供不应求,以保证地价慢慢上涨。


更为重要的是,作为弹丸之地的香港,控制了土地,也就控制了香港整体经济的发展。香港政府通过供应和拍卖经过规划的土地,有效地掌管了整个城市建设,控制了基建规模,刺激并带动了金融(房地产贷款占全部银行贷款的 31.6%)以及股市(房地产股票和与房地产有关的股票占所有上市公司股票的70%以上)的发展。


1984 年,《中英联合声明》发表。中国担忧英国超售土地,使得未来香港无地可卖,双方规定港英政府在 1984-1997 年之间的过渡期内,每年批租土地不得超过 50 公顷。如多于此数需得到中方首肯。


初衷虽好,但一旦限制供给,信号再明显不过,以后房子肯定少了,如此成为香港房价的暴涨的转折点。


图为1984年12月19日中英签署《中英联合声明》


p.s. 

我们的70年产权就是学习的香港「先进经验」,至于70年是如何而来,经济学家周其仁提供了一个说法:开始在内部讨论住宅租赁期就 50 年,一律 50 年。后来报给上面,领导同志说了一句「这太短了吧」,因为领导同志这么一说就涨了 20 年。工业用地 50 年,商业用地 40 年,住宅用地 70 年,就此形成体制。



楼市泡沫破裂


香港的整体房价在 1994 年 1 月至 1997 年10月是一个高峰期,3 年零 10 个月之间上升了 68%。更有说法,说香港的房价十年涨了十倍。这也就是后来许多人所说的香港泡沫经济。


有一个报道是如此描述当时的香港楼市:「在高峰时期,一般中档私人住宅每平方呎要大约 7000 至 8000 港元,如果有海景或是高层则价格更高,一般中产人士需要持续工作直到退休后才可完成供款。楼价的持续上扬使中下阶层难以自置物业,即使是租住物业,租金也连年上升。在 1997 年的高峰期,香港人平均把月薪的 74% 用作供楼。」


越高越是有人炒,1997 年 6 月,有一豪客坐直升机看房,全港轰动。


是年,中国政府也收回了香港主权,对土地有了完全的使用处置权。为了遏制房价上涨,首任特首董建华首先想到的就是批地盖楼,而且有相当一部分土地是用于公营住宅。他推出了「八万五建屋计划」,提出每年供应不少于 85000 个住宅单位,希望 10 年内全港七成的家庭可以自置居所,轮候租住公屋(相当于廉租房)的平均时间由 6.5 年缩短至 3 年。


当年香港政府拍卖了 19 幅住宅用地,总面积为 24 公顷;另外批出7幅总面积为 16 公顷的土地作居者有其屋计划(相当于我们的经济适用房)用途;以及售出 3 幅总面积为 5 公顷的土地供私人机构参建居者有其屋计划之用。


现在看来,这项调控政策有点用力过猛,更不巧的是,遇到了亚洲金融风暴。

二者合力,香港房价直接崩盘了。据统计,香港楼价在 1997 年 10 月 19 日的最高峰后的一年间下跌了一半,其后在 1999 年反弹两成,但随着八万五时期所兴建的楼宇陆续落成,加上种种因素,楼价在其后 3 年多再下跌超过 40%。


2003 年 8 月 24 日,房价跌至谷底,在5年多的时间内贬值 70%,很多中产阶级成为负资产——比如买房时的房价是 500 万,贷款 350 万,后来 500 万跌到 300 万,卖掉住房还不够还贷款的。


歌星王菲在 1997 年以七成按揭,分 20 年供款的方式以 4800 万港元购入了沙田宝松苑的一个豪宅,每月供款额达 29 万港元,两年后只能以半价出售。


在我们想象中,房价下跌应该是好事,是应该敲锣打鼓弹冠相庆的,那些投资的炒家,也只能自认倒霉。只是可怜了是高峰期入市的普通人群。但是后来事情的走向,超出了我们想象。



《惨,惨,惨,惨,惨》


在资本主义制度下,中产阶级素来是社会中坚力量。以香港为例,中产阶级人士占香港人口的四分之一,但他们却占了纳税人的一半,实际缴纳税款也占了香港课税额的 40%。当他们变成负资产,整个社会的经济便无法维持了。


香港负资产问题最严重的时期为 2003 年 6 月,共有约 105697 宗负资产按揭,占所有按揭的 22%,涉及金额 1650 亿港元。


香港的经济在那几年也落入了低谷。许多人失业,没失业的也被大幅减薪。至于无力还贷的居民,当数次欠款之后,银行便会收回房产拍卖,更惨的是,这些人不但没了房子,因为依旧欠银行钱,还得继续还债。


1998 年 11 月,香港发生第一起烧炭自杀案,苹果日报的标题是《惨,惨,惨,惨,惨》。几乎所有的政治团体,都对「负资产者」表示同情。几乎任何一个民意「立法会」议员,一开口就是要解决负资产问题。


大家开始把矛头直指向「八万五建屋计划」,认为这是楼价下滑的元凶,希望政府修订政策,遏止楼价下跌,并走上街头抗议。有时事评论员嘲讽道:「马克思发明了无产阶级,董建华则制造了负资产阶级。」


2002 年,政府推出了多项房屋稳定政策,包括停止卖地、暂停铁路土地招标、限建公屋、停售停建居屋、增置业贷款等等,因负责推出政策的官员为当时的房屋及规划地政局局长孙明扬,它们又被称为「孙九招」。严格来说,香港 2003-2005 年那一段时间,根本就没有供地。人为地制造了一段大冰河期。


香港供地衰弱,导致新建成的公营及私营住宅数量大减,房价又开始一路上涨。涨到如何呢?在 1997 年楼价高峰期,二手住宅平均实用呎价约 7767 元。2003 年最低点时,每平方呎价只有 2309 元。而 2017 年 5 月,住宅的平方呎价约 11509 元(约合每平米人民币 10 万),已经大幅超过 97 年的高位,目前比当时的高位累计升近 50%。



图为香港住宅



故事完了,这就是香港房价崩盘始末(深度好文),撰文中,我一直在想几个问题。


1. 崩盘前,没有人认为香港会跌,崩盘后,居然还能涨回来。长远看,还是赚了,所以炒房炒的不是价格,而是信念,而真正的信念只能来自于对人性的判断。


2. 房价下跌了七成,老百姓都买起房了吗?显然没有。


当一国经济已与房地产牢牢绑定之后,房价崩盘会导致银行倒闭,企业裁员,工资缩减,经济一蹶不振。对于穷人,当你不知明天饭碗是否还在的时候,你有信心背上 20 年的房贷吗?


所以,哪怕房价真的高于大多数人的承受范围了,最好的解决办法还是软着陆。而土地政策,是一种很好的调控手段,多卖,少卖,不卖,或者把土地供给划分为公益和非公益,实在有太多的操作方法。另一方面,香港一边「少批多得」,一边拿出财政收入大力兴建公屋。譬如,2017-2027 年十年期香港房屋供应量为 46 万个单位,公私营房屋比为 6:4。


运输及房屋局局长张炳良的曾为这个比例做出过书面解释:采用 6:4 的公私营房屋新供应比例,是要表明政府在增加公营房屋供应方面的承担,同时确保私人市场稳健发展。由于土地供应有限,若进一步调高公营房屋在新增供应中的比例,必然会减少私营房屋的供应,对私人市场的楼价和租金形成压力,导致更多人不能负担。


这是香港房地产的另一大色。大家感兴趣我下次可以讲讲。


2话不说先生的其他文章


迁都史上最大脑洞:把城市设计成飞机︱建筑诗12

雄安慢慢来:韩国帮我们试了一下有没有毒|建筑诗11

去日本买熟悉的陌生美|建筑诗10

韩国也不说迁都:哪些搬,哪些不搬?|建筑诗09

北京的出路:如果错不可避免 那就等对的那一天|建筑诗08

比故宫还要高一星级的建筑 在山西的破落村庄里被发现|建筑诗07

印度首富住的豪宅长啥样?中国首富弱爆了|建筑诗06

改变了人类 1/3 的天际线 包豪斯到底是什么鬼|建筑诗05

至少 我们得懂金茂大厦是怎么盖的|建筑诗04

为了建这幢楼 美帝研究了中国 2000 多座宝塔|建筑诗03

丑哭了纽约:站立的「欧洲庭院式街区」|建筑诗02

这个楼就像挂在纽约的蒙娜丽莎︱建筑诗01


 ❀

「德科地产频道」中国现象级楼盘案例课

这就包括我们所知道和该知道的一切

When old age shall this generation waste
Thou shalt remain

 

适合人群:房地产从业者,以及一切愿意打开脑洞的人

 

▎课程内容:课程案例分布于北京、上海、广州、香港、成都、杭州、厦门、天津、宁波、大阪等城市,涉及万科、绿城、龙湖、远洋、中粮、祥生等开发商,用刘德科的独特视角,详解每一个头部项目带给我们的启发性。

 

▎课程纲要:

第1课TOD地铁上盖案例:地铁4.0时代的取舍

第2课大盘与小镇案例:海面下的冰山

第3课中式别墅案例:粗糙时代的精致突围

第4课新古典公寓案例:建筑大师的溢价路径

第5课样板区案例:重构客户敏感点

第6课极小户型案例:租金至上

第7课长租公寓案例:这一个风口

第8课菜市场案例:下一个风口

第9课体验式购物中心案例:知识贩卖时代的巨大利润

第10课存量商办改造案例:机遇遍地


点击 阅读原文 加入德科地产频道行业会员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